首页> 资讯> 详情

武汉出了个“穆桂英”:苦学京剧十余载首次回家展演,希望更多人爱上国粹艺术-世界快播报

2023-05-13 03:51:08 来源:武汉头条

“我不挂帅谁挂帅,我不领兵谁领兵……”5月10日下午,上海戏剧学院新编京剧程派《穆桂英挂帅·释怀捧印》在武汉京韵大舞台上演。扮相俊美、一招一式有板有眼的“穆桂英”一出场,便赢得满堂喝彩。

此次挂帅领兵的“穆桂英”,是来自江夏的王致贤,这是她第一次回家乡武汉演出。

今年23岁的王致贤即将从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毕业,这次演出是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赴武汉京剧教学成果“守正创新 薪火传承”展演。对于扮演穆桂英,王致贤坦言,“有压力,但也是挑战,会好好努力,用最好的状态诠释好每个角色”。


(相关资料图)

儿时与戏剧结缘

“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,有幸认识了谭川汉、夏海兰老师,那时候就迷上了京剧。”谈到与京剧的结缘,王致贤说要感谢两位老师。

王致贤所说的谭川汉、夏海兰老师,是一对夫妻,他们一个是谭鑫培故乡少儿京剧发起人,一个是谭鑫培故乡少儿京剧唱腔老师。这对梨园伉俪坚守国粹传承事业十余年,免费教学,自掏腰包购买学习道具,对500多个孩子进行了京剧培训,多名学生在各类戏曲比赛中获奖。

(资料图片)

王致贤当时不仅跟着谭川汉、夏海兰学习京剧,还加入了江夏区明熙小学京剧班,“我是学校京剧班的第一批学员。”学校里的京剧课让她打牢了基本功,课后她还会去谭老师家“加课”,“我当时爱舞枪,最后还真成了刀马旦”。

(资料图片)

京剧在舞台上看起来美轮美奂,但学起来可真难,通常一节课就练一个眼神或者动作,六七岁的孩子难免觉得枯燥。但王致贤说她从来没有过这种感觉。“我越学越喜欢,京剧是门特别深邃的艺术,我一头扎了进去”、“第一次演出的曲目,是一个融合戏曲的节目《说唱脸谱》,那个时候觉得原来在舞台上表演是这么的有魅力。”王致贤笑着回忆说。

考入上海戏剧学院

2012年5月,上小学六年级的王致贤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报考中国戏曲学院附中。

目标定下后,王致贤付出了比同龄人更多的努力:学习的课业压力本来就大,除了文化课,王致贤还要抓紧一切时间练习,不放过任何一次表演的机会来努力提升自己。

“冬练三九、夏练三伏,坚持每日练功,唱念做打都要在行精通...”在很多同学休息、玩耍的时候,王致贤经历了很多人想象不到的艰苦,朝着目标一点点努力,“太苦了,能坚持下来是因为太爱京剧了”。

当时全国有几百人报考,有视唱练耳面试,京剧知识笔试,王致贤成为30个被录取的女生之一,“班上有全国各地的孩子,我是第一个从江夏走出来的!”王致贤自豪的说。

考入中国戏曲学院附中后,王致贤表现突出,学习刻苦,先后多次参加国内的京剧演出,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肯定。功夫不负有心人。2019年高考,王致贤以全国刀马旦第一的成绩,被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同时录取,最终她选择了上海戏剧学院。

希望更多人热爱国粹

“我觉得只有不了解京剧的人,没有不喜欢它的人。”在中国戏剧学院附中六年的学习期间,王致贤主攻刀马旦,刀马旦在表演上唱、念、做并重,有较重的身段动作,多饰演元帅或大将。

“那个时候,我特别崇拜京剧艺术名家、国家一级演员、当代中国程派领军人物李佩红老师,就报着试一试的心态报考上海戏剧学院,很幸运的考上了,也成为了李老师的学生。”进入上海戏剧学院戏曲学院,师从李佩红老师后,文武兼修,才有了今天的“穆桂英”。

(王致贤和老师李佩红)

这些年,经过专业系统的学习,王致贤各方面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,今年她参加了第32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新人主角奖的推荐演出,还先后入选上海戏剧学院青年京昆剧团;文旅部“名家工程”;2022年第四届“梨花杯”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展演;2022年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“未来之星”助推培训计划;上海戏剧学院PT名家传艺计划;上海市民文化节校园中华戏曲大赛“百名校园戏曲之星”称号……

“我是江夏伢,回家乡登台演出非常开心,也非常难忘,我愿意为家乡的京剧艺术、文化传承贡献一份力量。”此次回武汉,王致贤特别激动,也感到特别亲切。

据了解,江夏区现在除了明熙小学,大花岭小学也开设了京剧班。听到这个消息,王致贤感到惊喜的同时,也很欣慰,她说:“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爱上国粹艺术,也希望学弟学妹们能一直热爱戏剧,让国粹艺术发扬光大”。

(来源:江夏区融媒体中心)

【来源:江夏区融媒体中心】

声明: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,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。邮箱地址:jpbl@jp.jiupainews.com

关键词:

上一篇:周末,自驾来安图吧!享受悠闲假日,记录美好瞬间-天天即时看
下一篇:最后一页